水联网王志军:用数据发现漏损管理的奥秘
2016-06-26    中国水网   
打印自: 安恒新闻
地址: HTTP://mlss.watertest.com.cn/news/article.php?articleid=2867
水联网王志军:用数据发现漏损管理的奥秘

    “管网漏损管理是一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重重的长期综合实践体系,没有一项技术能单独解决问题的。”在2016首届供水高峰论坛现场,水联网技术服务中心(北京)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志军感叹道。他用水联网多年的实践,分享了如何建立一个系统化的漏损控制体系。

    以下为王志军现场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2010年,王志军带领一支年轻的团队进入这个领域,他感叹,就像大年初一的寒冷夜晚,走在北京的大街上一样,同行的人很少。6年过去了,现在行业真正开始重视管网的漏损问题。

    王志军表示,几年来,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管网漏损管理是一项说起来容易干起来困难重重的长期的综合实践体系,没有一项技术能够单独解决问题的。

    建立一个管网漏损体系,对于水司来讲,会面临几个困难:一是资金。二是人才。三是缺乏一个整体规划,当然有做得非常好的水司,规划做的非常好,但是毕竟是少数。四是陆续构建的各个独立业务系统。

    这些年来,水司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信息化能力,这对重新用新技术做管网漏损的管理是一件好事。

    王志军强调,要用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技术来处理管网漏损问题,就要用真实有效的手段。这和医院系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相当于医疗档案和管理系统。通过各种手术和治疗,来降低产销差。

    王志军介绍,在2010年水联网刚刚进入管网漏损这个领域,发现缺少同行者,这几年走访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学习和交流,从学习、实践到交流、总结,发现这个市场上确实有很多需要完善、需要实践的内容。漏损管控体系分为两个方面: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应用平台,像水联网®。以实际控制手段为基础的现场应用,从开始到现在这些手段不停地在演变,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企业要想提供专业化的垂直服务,必须要让自己也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必须了解整个供水行业有多少新技术、有多少新的发明能用于解决漏损困惑。而以上两者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有效的漏损管控体系。

     近几年,水联网开发了一个体系叫做水联网®,王志军介绍,水联网®是专门设计用来进行漏损管理的平台。这个平台的主要工作分为为三个方面:物理漏损管理,产销差NRW管理,运行维护管理。
设计这样一个体系,其实也是在迭代的过程中不断向前走。漏损管理是与整个管网的管理息息相关的。水联网®根据水司不同的发展阶段,建立GIS系统、营销系统、大用户水表管理、DMA管理、压力管理、事件日历和管网破损事故档案管理系统等。希望把这些系统用有效数据和关联数据结合起来,专门用于管网漏损。

      这样一个系统的建设,其实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数据整合。数据整合是产销差管理的先决条件之一。建立这个系统,并不是要建成一个全新的东西,而是希望在水司现有的各种各样的数据中找出能帮助他们分析产销差,并找到漏损的原因。因此,会面临各个企业之间建立的多种数据源,会面临多品牌、多个供应商,每个供应商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统,还有多中传输协议。当面对这些东西的时候,会发现可能60%的工作都是对过去系统的整合和梳理。水联网提出了一个目标就是在做这样一个系统时,要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基础,做一个统一的、开放的数据管理平台,也希望以前用户的投资得到充分的利用。


   王志军指出,整合数据后发现数据质量问题,我们不是数据的搬运工,当数据一关联,很多事情就会自然凸显出来。上图是一个水量采样的记录,这样一个水样采样记录跟其它的对比发现它不停地变动,用户说不应该这样。因此我们去追踪这个数据在哪儿发生的变动,发现同一个数据源在不同的日子中会变化。上图是三个时间的变化,用户说用了好几年都没发现,但是这种数据的整合在这个系统中是遇到最多的。当数据整合以后,按照用户的需求,双方可以协商怎么把数据呈现。王志军表示,漏损控制系统不能只是数据展示,它要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帮助。

    对于管网漏损来讲,可能数据量并不复杂,但是如何发挥想象力,给用户带来具有想象力的数据分析,就是目前最需要做的。因为当大量的应用数据结合在一起后,会有想像不到的有效信息传输。

    水联网最近正在参加“十三五”国家节水规划项目,这个项目最终会选定100个城市做漏损的管理和示范城市。项目专家组提出一个问题,现在的DMA系统在中国到底有多大规模。王志军表示,这个事情很简单,直接在现在的管理和运维的DMA体系中抽调1000多个数据采样,直接能得出这样的分析结果:在中国,现在正在实施的DMA的规模是以2000-3000户和3000-4000户为主的,这和国际水协曾经推荐的规模略有不同,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地区做的DMA的规模大概只有几百户。这是因为在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简单”,拿一个小区作为一个分区,其实这个方法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做DMA分析漏损情况的代表,但是这确实是现实存在的情况。

    水联网关注并迅速掌握每一项新的关键技术应用。今年整合了两项新技术,一是新的噪声监测技术,能够解决长距离、大口径及非金属管线漏损监测。另一个就是小于1秒的压差感应式水锤预作用阀。


    水联网与供水企业共同建立管网漏损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共同探讨客户的真正需求,没有一个水司的需求是完全一样的,水联网不只是做信息化服务的团队,与水司业务管理人员一起定制开发是成功的基础,联合开发量身定制的管网漏损管理体系,过程中解决了使用习惯和培训的困难

    王志军介绍,水联网帮助中国南方某城市做分区管理系统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该城市的几个郊区县由自来水集团向其供水,在供水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关于产销差的扯皮现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况下,水联网的工程师只花了两天的时间就帮助理清了关系,按照各自用水量的百分比分摊产销差。水联网现在跟中国北方某城市自来水公司实施一个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有大管网的分区和DMA的分区,还有压力供水项目。

    王志军最后总结,没有任何一项技术能单独解决供水管网的产销差或者漏损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和各种技术结合在一起,水联网是一个掌握和熟悉各种漏损控制技术的团队,提供植入水司业务的个性化服务模式。水联网希望以漏损管理为切入,为供水企业提升服务水平。



责任编辑: 市场部